收集相关资料:
查找地埋一体化泵站侧面泵房的设计规范、标准以及常见的设计方法。
了解泵房结构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如尺寸、形状、材料等。
分析抗浮措施在泵房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抗浮验算、材料选择等。
整理设计流程:
梳理泵房设计的整体流程,从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再到施工图的绘制。
强调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如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使用需求等。
提供设计建议: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为用户提供泵房设计的具体建议,包括结构形式、材料选择、抗浮措施等。
提醒用户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防水、防腐、通风等。
地埋一体化泵站侧面泵房的设计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抗浮要求、结构稳定性及后期维护等因素,以下是具体设计方法及要点:
主体结构:
筏板基础:适用于埋地式泵站,采用C30抗渗混凝土,垫层为C15混凝土,抗渗等级P6。
支墩条形基础:地面式泵站常用,需确保原状土地基承载力≥100kPa,非原状土需夯实处理。
钢结构框架:采用高强度工字钢或热镀锌钢,确保承载力和耐久性。侧板厚度需满足抗压要求,通常选用不锈钢或复合钢板。
基础设计:
抗浮措施:
抗浮基础梁:根据设备厂家或施工经验设计,确保抵抗地下水浮力及地震力。
抗浮锚杆/压重法:在软土地基区域增设抗浮锚杆,或采用顶部压重(如增设混凝土块)提高稳定性。
地质勘察:
分析地下水位、土质类型及承载力,确定基础形式(如桩基础或扩大基础)。
结构优化:
增加泵站壁厚、加强筋密度,提高整体刚度。
优化内部布局,减少空心结构以降低浮力。
防水与排水:
防水层: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密封条或止水带,加密止水通道。
排水系统:设置集水坑及排污泵,排水能力需大于最大一台泵5分钟出水量。
板块拼装:
顺序:先安装底板,再拼装侧板,最后固定顶板。
密封:使用橡胶压条和镀锌螺丝连接,确保无渗漏。
拉筋加固:
材料:Φ48热浸锌管,每1米纵横交叉安装。
作用:增强结构整体性,防止不均匀沉降。
设备选型:
水泵:根据流量、扬程需求选择,建议二用一备配置。
控制柜:采用304不锈钢户外型,带PLC控制及防雨措施。
安全设施:
检修孔:顶部或侧面设置,尺寸≥0.8m×0.6m,便于人员进入维护。
防护设施:周围设安全警示标志,防止非授权进入。
防腐处理:
表面涂层:热浸镀锌或环氧防腐漆,提高抗腐蚀能力。
定期检查:每2年对钢结构进行锈蚀检测,及时修补。
监测与维护:
水位监测:安装液位计,实时掌握水池水位变化。
结构巡检:每季度检查基础沉降、侧板变形情况。
项目概况:某工业园区地埋泵站,设计规模1500m³/d,采用玻璃钢缠绕筒体(ø2500×5000),配置3台75m³/h水泵(二用一备),控制柜为304不锈钢带PLC。
结构:基础尺寸5000×5000×400mm(C30混凝土),覆土厚度1.0m。
抗浮:增设抗浮锚杆8根,单根抗拉力≥50kN。
排水:集水坑容积2.0m³,排污泵流量20m³/h,扬程15m。
通过以上设计,可确保地埋一体化泵站侧面泵房在长期使用中稳定、安全,满足消防或排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