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一体化消防泵站虽然具有节省空间、美观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具体如下:
基础设计要求高:地埋一体化消防泵站需要根据埋深、地质情况进行抗震、基坑支护及抗浮设计。如果设计不当,后期可能出现结构问题,影响泵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施工难度大:泵站埋入地下,需要进行土方开挖、基础处理、防水防腐等工程,施工周期长且成本较高。同时,地下施工环境复杂,对施工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
预埋管问题:预埋管由于人工放置,经常出现偏差,设备需要现场制作,不能在厂里做成整套设备,不利于形成标准化,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维护成本高:地埋一体化消防泵站虽然各个组件可以独立更换,但由于泵站埋入地下,日常维护和管理变得相对困难。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增加了维护的复杂性和成本。
检修不便:泵站埋入地下,检修口设计可能存在不足,如推拉式检修口在暴雨天气时可能出现雨水倒灌现象。此外,泵站内部结构复杂,一旦出现故障,检修难度较大。
防水淹、防冻措施要求高:地埋泵站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水淹、防冻措施,如增强出入口的密封性、提高出入口的高程、避开冻土层深度及设置采暖设施等。这些措施增加了建设和维护的复杂性和成本。
结构安全隐患:地埋泵站的主要结构隐患包括坍塌和锈蚀。如果板材厚度不足、内部撑杆尺寸不合理或防锈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泵站结构损坏,影响消防用水的供应。
耐火极限不足:部分地埋一体化消防泵站采用钢板结构,其耐火极限可能不满足地下工程的一级要求。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可能无法保证消防用水的稳定供应。
疏散与检修不便:地埋泵站通常只能从顶部进入,疏散和检修空间有限。在紧急情况下,可能无法满足人员疏散和设备检修的需求。
适用范围有限:地埋一体化消防泵站的设计和制造是根据特定的应用场景进行的。如果使用场景发生变化,如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等地区,泵站的适应性可能受到限制。
扩容与升级困难:地埋一体化消防泵站在设计和建设时通常是按照一定的规模和需求进行的。如果后期需要进行扩容或升级,可能会受到原有结构和设备的限制,改造难度较大,甚至需要重新建设。